首先是政府统筹资源保育型,指的是政府统筹顶层设计,强调保护与开发并重。突出政府在资源统筹与保护培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用顶层设计理念统筹文旅融合,以资源保育为目标,同时解决环境治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公共服务升级等一系列问题。他举例道,沙湾古镇旅游区就属于该模式。番禺区政府通过成立旅游开发办公室及沙湾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统筹指导古镇保护开发,加强古镇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文旅融合的“四变”:文物资源变旅游景点,民居建筑变精品民宿,家族宗祠变文化展馆,工艺美术变纪念商品。
另一种模式是市场驱动创意投资型。通过文创激活资源的融合因子,市场提升文旅融合发展动力,实现高品质文旅融合产品的供给。如深圳甘坑小镇通过“文化+旅游+城镇化”的“IP Town”模式引领小镇建设。强调“景区社区”一体化发展,“企业-政府-居民”实现资源利益共享化。开发以小凉帽IP为主导的旅游和文创产业,推出小凉帽IP主题衍生产品,成为以IP为导向的文旅小镇。
第三种属于民众参与产品活化型,充分激活民间力量,唤醒民众的自觉保护意识,注重活态传承和生产性保护,成为文旅融合的驱动力,实现文旅产品的生活化和共享化。比如,潮州民间工艺逐渐走出一条对民间工艺传承人“生产性保护”的活态传承保护路线。
吴志才进一步分析称,广东三种文旅融合模式的形成,得益于“政府、企业、民众”三大引擎的协同推进,尤其是在强大的社会资本驱动下,形成了以企业投资为引领,政府、民众多方参与的共荣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外,市场的力量尤为突出。比如以碧桂园、恒大等为代表的大型房地产公司进军文旅行业,成为广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大特色,形成了民营资本为主、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投资模式。另外,民间资本高度活跃是广东的突出优势,敏锐的市场嗅觉推动资本对接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民间资本和民间资源的活化,激发民众自主创新创业,推动文旅产品个性化发展。(记者 周人果 郑洁琳)
+1
(责任编辑: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