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商学院研究员 陈鑫鑫
中国宝安当前并无实控人,且股权分散,是最容易吸引资本举牌并引发股权争夺的一类企业,当年的宝万之争投资者仍历历在目。
4月13日,中国宝安(000009.SZ)公告显示,韶关市高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韶关高创”)增持该公司2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达10.08%。在2月1日触发举牌并在3月2日成为第一大股东后,“野蛮人”韶关高创的增持仍在持续。
目前,已是第一大股东的韶关高创仍通过增持来不断提升其话语权,野蛮人与原大股东、管理层之间会否引发股权争夺战?
此外,中国宝安披露的2020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1.17%,扣非净利润亏损额较2019年放大了3倍,近五年有四年陷入亏损,多元化投资失败似乎已成定局。
野蛮人入侵,股权争夺战将演?
2月1日,韶关高创增持中国宝安0.1%股权,合计持有总股本的5%,触发举牌。
此后,2月5日、2月10日、2月22日、2月26日、3月2日,韶关高创在一个月内快速频繁增持中国宝安。而且在3月2日持股比例达10%,正式超越中国宝安原大股东“深圳市富安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安控股”),成为第一大股东。
沉寂一个月后,4月2日,韶关高创继续增持中国宝安0.08%的股份,进一步巩固其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宝安股权分散,且处于无实控人状态,前三大股东分别为韶关高创(持股10.08%)、富安控股(持股9.97%)、深圳市宝安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57%),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极其接近。
无实控人加上大股东持股比例偏低,给举牌者创造了轻易入局的机会,中国宝安的股权争夺战似乎已然开始。
资料显示,新晋大股东韶关高创为广东民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民投”)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8日,是由省内多家大型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民营投资公司,首期创立股东包括贤丰控股(002141.SZ)、美的控股、碧桂园、海天集团等在内的16家明星企业,注册资本160亿元,实力雄厚。
粤民投此次举牌中国宝安并非偶然,此前其也通过同样手段举牌辽宁成大(600739.SH)。
2019年12月31日,粤民投全资子公司韶关高腾持股辽宁成大比例达5%,触及举牌线,成为第四大股东。2020年2月19日,短短两个多月后,韶关高腾通过多次增持,替代辽宁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为辽宁成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2.46%,此后继续增持至15.3%。
辽宁成大的股权情况与中国宝安类似——股权较为分散,大股东持股比例低。在粤民投入股前,辽宁成大大股东持股比例仅为11.11%。不同的是,辽宁成大实控人为国资委,即辽宁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在入主中国宝安后,“野蛮人”韶关高创会否清剿原管理层或进行资产腾挪?
在最新披露的权益变动报告书中,韶关高创表示,未来12个月内,无调整中国宝安主营业务计划、无推动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资产和业务出售、合并等运作计划,也无调整董监高人员计划等。
但时代商学院认为,粤民投近年来专门瞄准无实控人状态且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且以成为第一大股东为目标,很可能不只想当个财务投资者。哪怕未能获得控制权,但凭借二股东的地位,也能在管理中获得不小的话语权,对企业施加影响。
其实,粤民投控股中国宝安获益明显。首先,因为股权分散且大股东持股比例不足10%,获取中国宝安控制权所需资金量不大,代价较低;另外,中国宝安作为多家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控股股东,控股中国宝安,即等同获得马应龙(600993.SH)、贝特瑞(835185.OC)、大佛药业(836649.OC)等的控股权,成本低而收益明显。
为了应对这种股权争夺混乱的局面,中国宝安管理层早已做好准备。2016年6月7日,中国宝安发布公告对《公司章程》加入新的条款,“当公司被并购接管,在公司董事、监事、总裁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任期未届满前如确需终止或解除职务,必须得到本人的认可,且公司须一次性支付相当于其年薪及福利待遇总和十倍以上的经济补偿”。
如今,随着粤民投的入局,中国宝安原本维持多年的管理层与原大股东和平共处局面被打破。此后,粤民投与管理层、原大股东富安控股之间,皆可能因公司控制权引发冲突,中国宝安的控制权争夺战似已蓄势待发。
扣非净利五年亏四年,多元化败局已定
野蛮人入侵中国宝安的背后,动机何在?
最新年报显示,2020年中国宝安实现营业收入106.64亿元,同比减少11.17%,而净利润却翻倍增长119.75%,达6.62亿元。中国宝安对此解释,净利润大幅上升,主要系该公司处置下属子公司带来较大投资收益,以及本期证券、股权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
财报显示,2020年,中国宝安投资收益达5.48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达5.1亿,非经常性收益金额巨大。
但从扣非母净利润看,2020年,中国宝安的扣非净利润为-2.16亿元,较2019年亏损额放大了3倍,该公司的实际盈利水平十分不理想。换言之,其主业不振,依赖非经常性收益来巧施财技粉饰业绩,才避免净利润亏损。
资料显示,中国宝安是一家投资控股型企业,业务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房地产等,旗下包括动力电池负极龙头贝特瑞(835185.OC),肛肠治痔领域龙头马应龙(600993.SH)等,业务十分多元,但效果并不佳。
从业绩来看,近五年,中国宝安的营业收入虽有增长,但扣非净利润却常年为负数,仅2018年盈利2.27亿元,其多元化下的盈利水平不理想。
分业务来看,中国宝安的房地产业务是几大业务中经营效果最差的业务。2018—2020年,该业务收入分别为30.33亿元、26.24亿元、11.51亿元,迅速下滑,且中国宝安也在不断出售房地产业务资产。年报显示,中国宝安2020年出售了新疆宝安江南城项目未开发土地使用权;出售了海南儋州港宝置业有限公司、海南儋州恒通置地有限公司、湖北宝安房地产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合计获得8.78亿元的收益。预计未来中国宝安将继续剥离房地产业务,该业务宣告失败或已成定局。
(责任编辑: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