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挂牌企业贝特瑞是中国宝安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主力子公司,中国宝安控股比例达68.36%,该公司主要产品为动力电池负极材料,该产品业务收入占比达71.66%。2020年,贝特瑞实现营业收入44.51亿元,同比上涨1.41%,净利润却同比下滑27.33%。贝特瑞将利润下滑归结为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下降,产品综合毛利率下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上升趋势,汇兑损失增加等因素影响。
但时代商学院通过对比主业同为负极材料的璞泰来(603659.SH)发现,璞泰来同期业绩仍保持上涨,贝特瑞业绩下滑或与其选择的技术路线有关。
资料显示,负极材料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人造石墨循环寿命优势突出,相比于天然石墨很多都在千次之内,人造石墨可达2000次,且倍率性能好,体积膨胀小高低温性能也好。
天然石墨则价格优势突出,因为基本少了石墨化环节,成本低,能量密度高,但是由于表面缺陷较多,与电解液相容性比较差,副反应比较多,续航寿命差。
贝特瑞选择了性能相对劣势的天然石墨技术路线,并成为全球最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商,而璞泰来的产品则以人造石墨为主。相较于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制造流程相对复杂,但性能更佳,产品溢价较高,因此通常同等档次的人造石墨比天然石墨的定价和毛利率相对更高。
因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前两名宁德时代(300750.SZ)及LG化学开始大规模应用人造石墨以替代天然石墨,作为国内人造石墨出货量第一的璞泰来,明显受益于技术路线的切换。
看到人造石墨的前景,贝特瑞也开始研究制造人造石墨并且从2017年开始供应三星SDI人造石墨。贝特瑞人造石墨负极材料近三年出货量快速增长,2017、2018、2019年贝特瑞的人造石墨销量分别为1.2万吨、1.8万吨、3.1万吨。但由于起步较晚,相关技术及产能已落后于对手,造成2020年业绩走向的不同。
医药业务方面,马应龙是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国内肛肠治痔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宝安持有马应龙29.27%的股权。2020年,马应龙实现营业收入27.92亿元,同比增长3.19%,实现净利润4.19亿,同比增长16.42%,业绩增速虽有放缓,但依然稳定增长。
整体来看,中国宝安旗下的贝特瑞、马应龙等资产尚属于优质资产,也为中国宝安创造了不少利润,但由于业务多元化,部分业务拖累整体业绩,造成中国宝安多年来盈利水平较差。
虽然,中国宝安于2014年便已提出“建设一个以新材料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但多年来,其投资领域多元化、跨度大、不专注的情况仍未解决。可以预见,在未解决过度多元化的情况下,中国宝安实现稳定盈利或仍遥遥无期。在野蛮人入主后,中国宝安能否重整行装,焕发新生机?贝特瑞和马应龙会否被分拆出售?这仍待观察。
(责任编辑: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