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促进了长江沿江港口功能的转变。随着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的全面建成,标志着江苏沿江港口全部由“江港”变成了“海港”,国际远洋运输自长江口向内陆延伸400多公里,作为长江经济带龙头区段的江苏,其水运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二是实现了长江黄金水道运输降本增效。二期工程2016年7月初通以来,已为沿江地区加工制造等企业节约水运物流成本19亿元。与此同时,5~10万吨级散货泊位单位岸线能力提升40%。5万吨级集装箱船可以从南京以下港口直航到我国沿海地区和周边国家,10万吨级大型矿石散货船减载后可直达江苏沿江港口,实现更高效的江海联运、江海直达运输,有力促进了长江船舶运输的效率变革。
三是助推了沿江经济向高质量转型升级。依托深水航道,沿江地区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大型冶金、石化企业、60%的电力企业,初步形成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四大产业集群。太仓港城、常熟滨江新城、江阴临港新城、靖江新港城区等一大批滨江新城镇迅速崛起,显著增强我省沿江港口辐射带动中西部的能力,落实了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四是促进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深水航道促使进江船舶大型化和标准化,有效地推进港口岸线集约节约。减小碳排放,5万吨级散货船与初通前采用的3万吨级散货船相比,单航次运输煤炭平均节约燃油1.91公斤/吨,碳排放量下降28%。此外还有运输结构调整中陆转水货运量增加带来的节能减排效益,贯彻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习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系统性思维整体谋划、统筹推进长江江苏段“交通更顺畅”,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钻石区段”航运功能。
一要精心培育港口发展新动能。充分发挥12.5米深水航道的通航效能,发挥现有5万吨级以上码头能力,增强大型海轮直达靠港能力,推动沿江码头按规范程序进行专业化、规模化升级改造,并积极推动沿江港口锚地规划建设;提升江海联运港区功能,统筹推进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
二要继续深化沿江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优化沿江沿海港口布局,尽快形成分工合理、错位互补的运输系统,推动省级港口集团尽快完成沿江沿海国有重点港口企业资产整合和兼并重组。同时,支持重点航运企业与省港口集团加强战略合作,加大近远洋航线开辟和航班加密力度。
三要实施最严格的港口岸线审批与管控制度。进一步完善岸线准入、退出及转让机制,积极支持南京、江阴、南通等地将部分港口岸线“退港还城”以及“退港还生态”。
四要完善和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切实加强长江江苏段交通运输领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巩固和扩大非法码头整治、水上过驳整治、港口防尘整治、船舶污染排放整治等专项整治成果,突出抓好危化品码头专项整治,坚决落实总书记“彻底根除长江污染隐患”的指示精神,突出抓好绿色交通建设,聚焦“治水、治气、治废、护岸、增绿”五个重点,深入推进“263”行动及交通干线“五项行动”,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水平,绝不允许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因交通运输而恶化。
谢谢大家!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 吴春耕】5-8
谢谢丁军华先生。下面请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指挥部任建华先生介绍二期工程建设情况。
【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指挥部指挥长 任建华】5-8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下面我代表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指挥部介绍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建设情况。
二期工程2015年6月29日开工以来,指挥部组织各参建单位认真抓好工程建设管理,打造安全高效、生态环保的高品质水运工程,按照“固滩、导流、稳槽、增深、加宽”以及“先通后畅”的整治思路,2016年7月以枯水期11.5米,中洪水期12.5米的不同标准“初通”南京,2017年6月丁坝、护滩、潜堤等整治建筑物工程完工,2018年4月基建疏浚工程完工,并于同月通过工程整体交工验收,工程已按批准的建设规模、内容、标准和要求建成,工程质量合格。至此,二期工程南通至南京227公里的12.5米深水航道的建设任务提前半年完成。
为做好航道试运行工作,指挥部会同航道、海事部门,制定了《二期工程试运行期航道维护实施办法》,成立了试运行期航道维护协调小组。长江航道部门发布了航道维护标准、航标布设方案及试运行航道通告,海事部门制定了新的航行规则。今天上午,部省专题工作同意从5月8日起,二期工程正式投入试运行,工程全线对国内外船舶开放航行。
二期工程试运行时间为一年,试运行期间,指挥部将在航道、海事、港口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做好试运行期航道维护管理各项工作,保障航道维护尺度满足设计标准,确保航道安全畅通。
二期工程投资概算71.5亿元,累计铺设护底软体排994万平方米,抛石797万方,安装大型混凝土预制构件635个,新建整治建筑物主堤6道(总长约20.4公里)、丁坝30座(总长约20.3公里)、护滩带23座(总长约4.7公里),加固护岸48.3公里,基建疏浚837万方,并配套建设导助航设施及其他相关设施。
工程建成后,长江南通至南京河段河势和航道深槽进一步稳定,航道水深从10.5米提高到12.5米,个别受限河段最小航宽从200米提高到250米,福姜沙水道从原来的8.5米提高到12.5米,消除了和畅洲南汊进口处不良的通航条件,达到工程设计的预期目标。通航主要船型从3万吨级提高到5万吨级,可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船满载双向通航、5万吨级其他海轮减载双向通航要求,且10万吨级海轮可减载通航至南京、20万吨级海轮可减载乘潮通航至江阴。工程的实施还使得该段航道助航设施更加完善,通航标志进一步大型化。
我介绍的内容主要是这些,谢谢!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 吴春耕】5-8
谢谢任建华先生。下面请江苏海事局徐伟先生介绍新颁布的试运行期航行规则情况。
【江苏海事局副局长 徐伟】5-8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责任编辑: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