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工程所处长江河段水生生物种类多样,鱼类资源丰富,涉及多个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环保要求非常高。指挥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落实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建设绿色航道工程。
一是将生态要素融入整治建筑物结构设计。坚持科技创新,结合工程区域深水大流速的特点和生态环境需求,创新性地采用适合水生生物生长和栖息的生态护底、护岸及坝体等结构形式。二期工程生态型结构设计和应用是绿色发展理念应用于航道工程建设的有益探索,在实现整治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我国生态航道建设领域的理论水平的实践经验,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二是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在施工中全面强化全过程环境保护和监测,编制二期工程环境管理办法和工作手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工作管理体系。引入专业的环境监理单位,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认真落实施工河段环境监测和水生态监测,为做好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支撑。编制《二期工程环境事故风险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工程施工水域均未发生突发性环境事故。
三是坚持执行每年生态环保停工期。二期工程克服困难合理安排工程施工时间和进度计划,在每年4-7月(和畅洲水道4-9月)的鱼类繁殖季节,坚持做到停止一切水上施工作业,为水生生物繁衍和水生生态修复提供环境。
四是全面落实生态补偿和修复措施。投入8400多万元实施增殖放流等生态补偿措施,共投放水生生物苗种1473万尾、底栖动物500吨。在和畅洲和福姜沙水域试验性地建设10万平方米人工鱼巢和100亩生态浮岛,探索在大江大河水域建设人工鱼巢及生态浮岛的适宜性。
五是高度重视江豚保护工作。积极响应江苏省长江江豚保护行动计划,计列专项江豚救助保护资金4000多万元,并积极推动促进有关部门加快实施江豚基金项目和救助基地建设。开展工程全河段江豚声学监测,科学制定相应的保护建议和措施。编制《施工期江豚保护专项方案》和《江豚保护及救助专项应急预案》,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定期开展江豚救助专项演练和保护宣传工作。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 吴春耕】5-8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深圳新闻网)